专注留学十二年 每一步都伴随着你!

返回 首页

新加坡植物园把植物模式标本数码化

2013/4/19 9:43:08 新加坡留学联盟

  新加坡留学网讯:新加坡植物园标本馆保存了百多年的植物模式标本,从去年9月开始陆续经过数码化处理,以此方式保留国家自然历史,同时也为国内外植物学者提供更便捷的研究平台。

  目前,新加坡植物园标本馆(Singapore Botanic Gardens Herbarium)存有65万份植物标本,规模为东南亚第二大,收藏量仅次于印度尼西亚的茂物植物园标本馆(Herbarium Bogoriense)。不过,工作人员只针对馆内约8000份植物模式标本(type specimen)进行数码化处理。

  模式标本指的是学者在研究和确认某一物种时所采用的原始标本,它们会被永久保存起来,作为今后核查时的参考资料。

  加入全球植物倡议组织

  这个为期18个月的数码化工程,是在美国安德鲁·梅隆基金会(Andrew W. Mellon Foundation)资助下展开,植物园标本馆同时也成功加入全球植物倡议(Global Plants Initiative,简称GPI)组织,把亚洲植物标本带向国际。

  标本馆高级经理李美玲(36岁)受访时说,新加坡植物园标本馆的标本大多来自“Malesia”区,也就是植物学家口中的婆罗洲、爪哇和苏门答腊,这个地区拥有同类植物。而馆内收藏的植物标本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植物学家前来,或要求馆方邮寄标本供他们研究。

  她说:“对所有标本馆来说,植物模式标本非常珍贵,但以前曾发生过有模式标本在邮寄途中遗失的事件,所以这次把标本数码化后,国外学者可以直接在网络上查看标本的外观和资料,省下邮寄或亲自前来研究的时间。”

  李美玲透露,一年前就有约100名国内外植物学者到馆内进行研究。她说,馆内的普通标本(general collection)则可被借出馆外,通常借期为一年。

  她也指出,有不少植物分类学家在研究馆内的普通标本时,意外发现了新的植物模式标本,令本地的植物研究工作惊喜不断。

  她说:“我们早在2004年就开始为模式标本拍照存档,当时我们只有4000多份标本记录,后来有分类学家在研究普通标本时,发现其实有些是某种植物的模式标本,特别通知我们另作记录,所以现在的植物模式标本已有8000份,它们都是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料。”

  数码化延长标本生命周期

  植物园标本馆研究与保育助理馆长黄昆明博士(59岁)强调,如果太多人接触标本,有可能导致标本受损,影响植物资料。

  他说:“如果我们能减少对植物模式标本的直接接触,它们作为研究材料的生命周期会被延长,这也意味着国家的自然科学遗产可以更长久地被保留下来。因此,数码化的做法能达到双重效果,让标本馆和研究学者都能受益。”

  所有标本影像将上载到国际植物科学网站JSTOR上,标本馆未来也计划把影像上载到本地网站,供公众免费浏览。

  另一方面,标本馆在每个月的第四个星期六会举办免费导览活动,向公众介绍标本馆的基本研究工作,每次仅限20人,有兴趣者可上植物园网站www.sbg.org.sg了解详情。

免费评估
相关资讯